我身边的民俗作文800字

besoo2019-12-23  211

导读:  篇一:我身边的民俗  民俗表面上指世代相传的民间生活风俗,而我认为民俗还代表着整个民族的精华所在。民俗其实并不难发现,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。  中国一个最盛大、最热闹、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就是春节(俗称“过年”),它是我国独特的节…

我身边的民俗作文800字


  篇一:我身边的民俗
  民俗表面上指世代相传的民间生活风俗,而我认为民俗还代表着整个民族的精华所在。民俗其实并不难发现,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。
  中国一个最盛大、最热闹、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就是春节(俗称“过年”),它是我国独特的节日,春节时有吃饺子,放鞭炮,穿新衣服,拜年等习俗。至于为什么有这些习俗,这还要从春节的来历说起:
  在古代,有一个叫年的怪物,每逢腊月三十,年就跑出来去觅食人肉,又一次年像往常出来残害生灵,但被两个正在玩牛鞭子小孩,用牛鞭子的响声吓跑,年又跑到另一个村子,又看见挂衣杆上的红衣服吓得仓皇而逃,他又来到别的村子,看见房间里灯火通明便吓得再不敢出来。
 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民俗:它怕响就放鞭炮,它怕红就贴春联,它怕光就在那一天整晚不关灯等等。”
  同春节一样中秋节也是中国人非常重视的一个重要的节日,中秋节是八月十五,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,象征着团圆。中国人在这一天都会尽最大可能回到家与家人团圆。在这天人们都会吃月饼,放月灯,烧斗香、树中秋、点塔灯、走月亮、舞火龙等。这天也是法定假日,工作的人和学生都能回到家和家中的亲人团圆。
  在中国也有情人节,情人节在七月七,又叫“七夕”,相传每年的七夕,喜鹊就会自动搭成一座桥,牛郎和织女就会通过鹊桥相会在一起一起度过一年才有的一天。而人们也不愿浪费这美好的一天,故这天也成了人们收获爱情的日子,每人都会在这天和自己的伴侣共度七夕。享受因为牛郎和织女带来的美好姻缘。
  民俗其实就在我们身边,并没有那么难觅。好好享受民俗带来的喜悦吧!
  
  篇二:我身边的民俗——春节
  春节是我国的一个古老的节日,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,如何过,庆贺这个节日,在四百年的历史发展中,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,有许多还相传至今。
  压岁钱;春节拜年时,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,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,因为“岁”与“祟”谐音,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。压岁钱有两种,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成龙形置于床脚;另一种是最常见的既有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。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,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偷偷的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。(168学习网 www.gexing800.com)
 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,当“年”去伤害孩子时,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让他化凶为吉。压岁钱牵系这一颗颗童心,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,玩具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。
 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。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,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,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。
  贴春联。春联也叫门对,春贴、对联、对子、桃符等,它从公整、对偶,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被景,抒发美好的愿望,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。每逢春节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,无论城市还是农村,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对联贴于门上。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,在明代开始盛行到,到了清代,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  春联的中类比较多,依其使用场所,可分为门心、框对等。“门心”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;“框对”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;“横批”贴于门楣的横木上。
  贴窗花和倒贴“福字”。在贴春联的同时,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、墙壁上、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“福”字。春节贴“福”字,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。“福”字指福气、福运,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,对美好未来的祝愿,为了更充分的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,有的人干脆将“福”字倒过来贴,表示“幸福已到”。民间还有将“福”字精描细作,做成各种图案的,团友寿星、寿桃、鲤鱼跳龙门、五谷丰登、龙凤呈祥等。
  
  篇三:身边的民俗——年例

  五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了,孕育了多少富有魅力色彩的民俗文化。那般如同银河般灿烂的文明,传承了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,体现了现代人对幸福生活的想往。
  而在我身边,也有一个特别有本土气息和名俗风情的文化传统,那就是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都有一种民风情调的文化——“年例”。或许有人听过,或许也有人没有了解,没有关系,就让我带你们进入“年例”的世界了去感受吧。
  在我的家乡,同样也会举办“年例”。所谓“年例”,就是一年一次类似于春节的重大日子。但是这并不乏各地风土情调,因为每个不同村庄所依照来主办“年例”的主题都不尽相同,不免有几丝幽美神秘却总是吸引人的气息。我家乡的“年例”主题,据村中的长辈在夜中促膝长谈中才知道,原来家乡的先人们为了在农闲之际和家人朋友团聚,于是便定下主题,也就是立下规矩,在每年的正月十六都要把亲戚朋友请来,团聚在一起。于是乎便成了我家乡的“年例”。但是,各个村庄的“年例”来源是不尽相同的,充满了他们本土的气息。
  到了正月十五晚,也就是元宵。在家里人吃完汤圆后,就要开始准备明日的“年例”的活动事项了。首先通知亲戚朋友,也有的时候提早通知。然后就从养的鸡中挑出适合的鸡,准备第二天用来敬奉神灵和招待亲朋好友。接着就要去了解“游神”的路线。所谓“游神”,就是村里的一些大人和小孩有的身披狮子的服装舞动狮子,有的打鼓敲锣,有的则拿着形形色色的旗子,以示神灵到来过你家并带来福气。确定路线后,就要决定第二天杀鸡的时间,从而能在神灵到来之前摆好并端上桌子。
  到了第二天,我们一家人早早就起来了,在决定的时间里杀好了鸡,摆放在碟子里,并且把桌子摆放在家门前,把鸡放在中央。在桌子上摆放了蒜,葱,糖果,茶,酒等许多好寓意的物品。当“游神”队伍走过时,我们要先放鞭炮,然后他们在桌子前舞着狮子大展旗鼓,场面十分热闹,象征着红红火火。“游神”队伍离开之时,我们要递上红包。
  接着亲朋好友纷纷到来,于是便开始了全家团聚的美好的团圆饭。
  这就是“年例”,充满了本土浓厚的气息。成为众多民俗文化的闪闪银河中的一颗。
展开全文

为您推荐

本文地址: https://zuowen.gexing800.com/read-82236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个性作文网(本网)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    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个性作文网(本网)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因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,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.

00

最新回复(0)
初二作文